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位于延安市黃龍縣瓦子街鎮
瓦子街戰役是西北人民解放軍在黨中央、毛澤東等同志的正確領導下,由彭德懷、習仲勛、張宗遜等老一輩革命家運用典型的“圍城打援”戰法進行的一場戰役。1948年1月,國民黨軍隊由全面防御轉為分區防御,企圖繼續堅守東北、華北,加強中原的防御。當時國民黨在中原戰場上共有三個整編軍,34個整編師,79個旅,共計54.6萬余人,約占其全國作戰部隊的三分之一。國民黨軍以津浦路為后盾,以平漢、隴海鐵路為依托,企圖集中兵力分割中原解放軍,阻止在大別山建立革命根據地,以確保南京、武漢安全,并加強長江防線和大別山防線,防止解放軍南渡長江和西出漢水。
為有效地粉碎敵中原防御體系,從戰略上配合中原戰場,西北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關于向南進攻,轉入外線作戰指示,決定圍攻宜川,殲滅援軍,這就是馳名中外的西北大捷——瓦子街戰役。
1948年2月27日,劉戡率軍從水鄉越山進入瓦子街地區。此時劉戡接洛川敵偽公署電告,讓其繞道從孫家溝門一線增援宜川,于2月28日到達與二十四旅聯系,避免腹背受擊。上午10時許,敵二十七師、整編九十師按劉戡令行至任家灣、丁家灣地區,遭解放軍三縱隊五旅十三團及十五團截擊,敵軍前進遲緩。這時,解放軍除三縱隊和六縱隊各一部繼續圍攻宜川守敵外,集中九個旅的兵力在瓦子街東、南、北高地待敵深入。2月29日,西北野戰軍以機動防御之勢,誘敵深入于宜川以西鐵龍灣地區,殲敵整編九十師師部及搜索連全部,但九十師師長嚴明仍堅持繼續東援。此時,一縱隊以一部分兵力向瓦子街南山敵陣地發起攻擊,經反復肉搏爭奪,激戰終日,將敵擊潰,占領南山陣地。此期間,劉戡、嚴明決定突圍,但解放軍已封閉能突圍的缺口。同時,解放軍攻擊喬兒溝北山部隊,亦經終日激戰,奪取敵陣地五處。四縱隊騎兵師,沿海州原向南攻敵至黃昏,對峙于任家灣北山。二縱隊于磚廟梁加入戰斗,與敵竟日激戰,緊縮包圍圈,將敵壓制于喬兒溝、丁家灣、任家灣狹小地區,形成鐵桶合圍之勢。夜晚雖大雪不止,但解放軍仍冒風雪嚴寒積極準備,待翌日總攻。
3月1日,西北野戰軍在瓦子街附近全殲國民黨第二十九軍軍部、第二十七師和第九十師師部及所屬4個整編旅,擊斃中將師長嚴明,少將旅長周由之、李達及少將副旅長韓指針,俘少將劉振世、李奇亨、曾文思。中將軍長劉戡自殺身亡。至下午5時許,國民黨軍被全部殲滅,無一漏網。
在這次戰役中,西北野戰軍指戰員表現了高度團結一致、勇猛頑強、不畏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從而迅速取得殲敵5個旅近3萬人的巨大勝利。戰役還繳獲各類炮218門、輕重機槍1021挺、沖鋒槍429支、長短槍6547支、炮彈2000發、子彈136萬發、電臺20部、報話機11部、電話144部(內總機13部)、汽車6輛、騾馬983匹等戰利品。
瓦子街戰役是西北野戰軍轉入外線作戰的第一個重大勝利,又是一次典型的大規模殲滅戰。毛澤東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起草的評論《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摘要中稱贊:“這次勝利改變了西北的形勢,并將影響中原的形勢。這次勝利,證明人民解放軍用訴苦和三查方法進行了新式整軍運動,將使自己無敵于天下……在西北戰場上,這是第一個大勝仗?!眲⒉性跁x冀魯豫野戰軍第二縱隊連以上干部會上所作的報告中,高度評價西北野戰軍經過新式整軍運動后,“一出動就殲滅了敵人5個整旅,這就是整黨與群眾路線的練兵和作戰結合得最好的一個榜樣”。
為緬懷我軍在瓦子街戰役中壯烈犧牲的西北野戰軍指戰員們,1949年4月在瓦子街修建了占地17畝的瓦子街烈士陵園。1982年、1997年、2009年黃龍縣委、縣政府先后對陵園、紀念碑、紀念館、烈士墳冢、綠化帶、廣場、保護區及路橋等配套設施進行了改造擴建,陵園占地達到55畝,綠地面積達到6000平方米。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紀念碑碑座為正方形,四面有8級臺階,象征1948;碑身為2個斷面,象征2月,碑高28米,象征28日。王震同志為紀念碑正面題詞為“瓦子街戰役紀念碑”。習仲勛同志題寫了“瓦子街烈士陵園”。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1987年被陜西省政府公布為陜西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保護單位;2000年被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公布為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20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20年12月被陜西省文物局公布為陜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