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開局之年把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轉化為具體奮斗目標,切實解決老百姓關心的“急難愁盼”和熱點問題,持續提升民生福祉?
隨著延安市、縣兩會的勝利閉幕,一批民生實事相繼出爐,各縣(市、區)從多個方面部署民生新舉措,勾勒出了延安民生發展新圖景。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每年的民生實事清單,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民生實事關乎人民生活幸福,要一件接著一件干,一年接著一年干。2023年,延安市、縣兩級政府將通過一批民生實事的辦理,讓群眾看得見變化,感受到實惠,進一步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心篩選 突出“實”字
今年,延安市、縣兩會期間,廣泛征求了人民代表意見建議,最終研究確定了需要辦理的民生實事。項目涵蓋教育、就業、養老、交通、公共衛生服務、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件件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從聚焦入學難、教育均衡發展到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解決異地就醫難,從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到緩解交通擁堵,從幫助年輕人就業到關心老年人養老……今年市、縣民生實事經過精心篩選,重點突出“實”字,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教育成為延安民生實事中的高頻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今年,我市聚焦公辦學前教育供給不足和需求增大的問題,新改擴建幼兒園4所,新增學位1170個,加強學生放心午餐供應,新建改建21個校園食堂;寶塔區實施強校帶普校、城校帶鄉校專項行動,促進區域教育融合均衡發展;子長市提出優質創建驗收達標學校改擴建項目;延川縣提出延遠中學提升改造項目、第七幼兒園建設項目;洛川縣提出洛川縣中學改擴建體育場及附屬工程項目;黃陵縣提出基層學?;A設施提升改造項目……一大批關于教育的項目進入市、縣民生實事清單。
另外,醫療也成為民生實事中的另一高頻詞。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群眾特別關注的事。今年延安市兩會期間,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經票決產生,其中,有關醫療衛生的就有兩件:市第二人民醫院(市傳染病??漆t院)改擴建項目主體完工,加快市中醫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延大附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提升惠民便民服務水平,城鄉居民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0%以上,全面取消省內異地就醫備案登記,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達80%以上。同時,子長市提出市人民醫院“千縣工程”綜合能力提升工程、袁家溝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項目;黃陵縣提出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居民“健康包”配備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極大提升我市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
從民生實事項目來看,今年,我市民生實事更突出了“實”這一特點,旨在通過干好一件件實事提升群眾的獲得感。
福利惠及更多人群
“實”源于民生實事注重貼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
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是事關人民生活質量的大事。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養老設施建設,新建1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實施5個養老機構提升改造項目,市社會福利院建成投用。
全面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將極大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今年,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改造老舊小區41個,建成“口袋公園”14個成為我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寶塔區啟動實施33個老舊小區改造;洛川縣啟動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老舊小區燃氣配套管網等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延川縣城區老舊小區配套燃氣管網等改造基礎設施項目即將實施……
交通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難題和重點之一,也是市民們非常關心的事情。2023年,我市將持續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問題,改造中心城區道路1處,打通斷頭路2條;黃龍縣將接續實施242國道縣城過境公路建設,持續完善交通路網,完成23條農村水毀公路修復,保障群眾便捷出行;洛川縣將實施S205(白土窯至史家坪段)公路改建工程、元土路(元圪塔至百益段)建設項目……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備受社會關注。寶塔區將啟動實施8條山體溝道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實施50處農村飲水安全維修改造工程,對全區660處農村飲水工程進行一次全面水質檢測;黃龍縣將實施農網改造20.23公里,提升農村電網服務能力,農村供水管網改造提升14.62公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黃陵縣將實施農村冬季清潔取暖項目,村(社區)健身設施提升項目;洛川縣將實施2023年農村巷道硬化建設項目……
這一件件民生實事,看得見、摸得著,件件都是老百姓關心的,件件聚焦聚力群眾“急難愁盼”,與群眾的生產生活聯系最緊密,也是群眾期望最迫切的,既持續加力解決老問題,又回應現實新需求,各個項目的推動落實將讓延安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質感”。(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