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翔是延安市寶塔區南關小學五年級學生。2019年3月,姬翔和其他44名小學生通過選拔來到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成為“小小講解員”。3年來,每逢周末,他們都會來這里,為游客講述西北局的革命故事。
“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積極貫徹執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陜甘寧邊區建設成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和新民主主義的模范試驗區?!?月18日下午,剛上完課的姬翔給記者講起這段歷史。
作為“小小講解員”隊伍的指導老師,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講解員羅玉見證了他們的成長。
“孩子們除了給參觀者講述紀念館的故事外,還會走進其他革命舊址,去到廣場、社區、敬老院,開展革命故事宣講?!绷_玉欣喜地說,一次次講解讓孩子們對延安的紅色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紅色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黨中央在延安戰斗生活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來這里追憶崢嶸歲月,接受精神洗禮,汲取延安精神的養分。
在這片閃耀著延安精神的紅色沃土上,許多像姬翔一樣的“小小講解員”正茁壯成長。每逢節假日,他們就會來到棗園、楊家嶺、寶塔山等革命舊址、紀念館,用稚嫩的聲音為游客義務講解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戰斗生活的故事。
“小小講解員”于昊然是寶塔區“小桔燈”延安故事宣講團的一員。他告訴記者,從延安紅色故事中,自己知道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了解了“黨的利益在第一位”背后的故事,明白了為什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早在1992年,為引導青少年從小感悟延安精神,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成立了延安第一個“延安精神小小講解團”。
30年過去,這支不斷壯大的“小小講解員”隊伍,已成為延安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和革命薪火的一面旗幟。
“每年我們都會選拔優秀的少先隊員加入講解團,通過實地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講解水平?!毖影猜殬I技術學院附屬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馮晶介紹,學校通過開展“紅領巾心向黨”“延安精神永相傳”“黨的故事我來講,紅色基因代代傳”等宣講活動,推動紅色教育入腦、入心、入行。
坐落在楊家嶺革命舊址旁的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是一所在延安精神熏陶下發展起來的學校。該?!靶⌒≈v解員”王家逸時常在毛主席曾經種過的菜地前為游客講述楊家嶺的紅色故事。他說,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的故事讓他更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也給了他更大的學習動力。
“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是我們每名少先隊員的責任?!蓖跫乙菡f,自己有信心把延安故事講好,把延安精神傳承下去。
延安精神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如今,來自延安各個學校的“小小講解員”不斷成長,隊伍不斷壯大,已成為延安市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一張名片。(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