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首屆陜北過大年暨第40屆延安過大年一系列精品活動火爆全國,助力延安文旅市場強勢回暖,迎來“開門紅”。
當被疫情打亂的生活重新回歸,全國各地游客蜂擁而至,如何力拼實現“全年紅”?面對機遇和挑戰,全市文旅人搶抓機遇、多措并舉,為我市文旅市場持續復蘇回暖注入強勁活力。
春節期間,金延安游客熙熙攘攘
講解服務更優質 助力紅色旅游持續升溫
在延安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現存革命舊址445處,藏有革命文物43673件,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內容最為豐富的城市。這些星羅棋布的革命舊址和豐富的革命文物,釋放出強大的紅色力量,吸引著全國各地游客奔赴延安。
踏尋革命足跡,傾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春節期間,前來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在展館內,游客們細心聆聽革命文物故事,不時與講解員進行交流,從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里感悟紅色力量。
為了讓游客在參觀中有更多體驗感和收獲感,延安革命紀念館還精心策劃推出“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活動,送春聯、繪年畫、捏福兔、話年俗、文物尋寶,給新春增添了歷史文化底蘊,也真正讓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憑借著精彩的系列活動,延安革命紀念館游客數量激增,僅大年初四當天接待量就達到了10106人次。
延安革命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馮東梅表示,接下來,將會根據重要節慶節點以及紀念日、節假日,繼續精心策劃推出一系列精品活動、特色活動,不斷滿足不同游客參觀需求。同時,還將不斷提升優化講解服務質量,進一步講好延安故事,讓前來參觀的游客能有更好的旅游體驗。
精品活動常態化助力文旅市場持續回暖
精彩不斷,好戲連臺。今年春節,全市文旅系統在“玉兔迎春回延安·紅紅火火過大年——首屆陜北過大年暨第40屆延安過大年”品牌活動統籌下,共計策劃和組織開展民俗表演、非遺展演、美食品嘗等300余項文化旅游活動。
各類傳統民俗活動精彩紛呈,吸引市民與游客“沉浸式”體驗濃郁的陜北年味,成為我市春節旅游的一大亮點。尤其是圣地河谷·金延安推出的花燈節、轉九曲、年貨節、煙花秀、冰雪嘉年華和非遺文化展演6大主題系列活動,讓游客在品味傳統文化的同時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春節。
“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入園游客達到了43萬余人次,創下了開園以來的歷史新高?!笔サ睾庸取そ鹧影财放撇邉澆扛辈块L吳學萍難掩激動地說,今年春節期間,金延安推出了一系列精品旅游活動,被全國30余家中省市媒體爭相報道,“圈粉”無數。
最近幾日,吳學萍正和同事們在西安忙著準備2023大陜北旅游產品推介暨協議簽訂會相關事宜。這是由圣地河谷·金延安發起,延安多家文旅企業參與,全國300余家旅行社參加的專場推介會,將為延安紅色旅游市場注入強勁動力,賦能延安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除了大陜北旅游產品推介外,我們的‘金延安’‘延安號’紅色專列、精品活動還將常態化開展,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助力延安文旅市場拼搏‘全年紅’?!眳菍W萍說。
多措并舉強服務打造二道街夜市特色品牌
每當夜幕降臨,位于城區中心的二道街夜市,就進入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段。游人熙熙攘攘,攤販奮力吆喝,好一派濃濃的人間煙火場景。這里是來延游客的打卡首選地之一,也是延安夜間經濟的“晴雨表”。
春節期間,延安二道街夜市日均接待游客2萬至3萬人次,150余家攤位平均每天營收1500元至2000元,比較火爆的攤位日銷售額過萬元“。春節期間的二道街夜市,恢復到了以前的繁華程度,甚至有時要比以前更加熱鬧?!睂毸^城市管理執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德鑫說。
利用好旅游熱度,既要“趁熱打鐵”,也要久久為功。陳德鑫表示,為了迎接今年的旅游高峰,將持續規范二道街夜市的管理秩序、經營秩序,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和安全生產,加強對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做好做優陜北特色美食。同時,要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做好線上外賣團購平臺,讓來不了二道街夜市的游客也能盡享美味“。后續,我們還會加強陜北文化與陜北美食的深度融合,讓陜北說書、陜北民歌等民俗文化演出常態化,打造享譽全國的二道街夜市特色品牌?!标惖脉握f。
春節期間,全市累計接待游客183.16萬人次、綜合收入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2.08%、378.79%,分別
恢 復 到 2019 年 的 89.65% 和87.97%……一組組亮眼的數據,有力印證了我市文旅市場的強勢復蘇,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東坡表示,今年,全市預計將迎來新一輪紅色培訓和旅游高峰?!懊鎸C遇和挑戰,我們將從三方面著手做好具體工作。一是聯合相關部門對全市文旅市場秩序進行整治提升,為來延游客營造一個安全、和諧、放心的旅游環境;二是指導各景區、文旅綜合體開發一批互動參與性強、科技含量高、寓教于樂的新業態、新項目,增加來延游客逗留時間,提升消費水平;三是舉辦一系列高質量、高水平的宣傳推介和節會賽事活動,吸引更多游客來延安品讀和聆聽延安故事?!瘪R東坡說。(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