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這里誕生了璀璨絢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也造就了陜北民歌、安塞腰鼓、宜川胸鼓、陜北道情、陜北說書、子長嗩吶等國家級非遺項目,這些民間藝術在陜北大地上廣泛傳播,攜帶著黃土地兒女的真情實感,質樸而鮮活,深受廣大老百姓喜愛。
非遺專場文藝演出
栩栩如生的剪紙、氣韻生動的根雕、香氣四溢的非遺美食……讓過往的游客和當地的群眾感受到了濃濃的延安風情,也詮釋著延安精湛的傳統技藝,展示著中華文化的豐厚底蘊。6月11日,延安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在黃龍縣啟動,這場非遺文化盛宴為期三天,為鄉村振興留住了鄉愁,鑄造了文化之魂,也讓全民共享非遺成果。
“媽媽,你看哥哥剪了個冰墩墩?!苯衲?歲的王沐辰駐足在黃龍展位前,目不轉睛地盯著剪紙傳承人賀強剪紙,“我特別喜歡哥哥剪出來的這個冰墩墩,我家里已經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卡通剪紙,但我最喜歡這個冰墩墩的剪紙?!蓖蹉宄秸f?!?0”后的賀強在8歲開始跟著奶奶和母親學習剪紙,在繼承黃龍傳統剪紙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形成了鮮明的風格特點,以賀強剪紙為代表的黃龍剪紙融合了陜北剪紙和關中剪紙的風格元素,既剪人物又剪動物,同時巧妙地將二者結合,創作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剪紙作品,深受廣大受眾的喜愛。
在子長市、吳起縣、延長縣展位前,子長煎餅、手工粉條、各類小雜糧、年糕、風干羊肉等各類陜北特色農產品備受關注,展位前早早地就排滿了準備一飽口福的市民和游客,許多外地游客在品嘗后豎起了大拇指?!?/p>
色澤金黃、香氣濃郁的黃酒吸引了一大批客商前來問詢。家住甘泉縣美水街道姚店村的張軍是延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甘泉黃酒制作技藝的傳承人,50歲的他已經從事甘泉黃酒制作超過18年,其生產的刺榆黃酒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入口后甘美香醇,和諧豐滿,尤其是后味微酸爽口,回味悠長。一碗香甜可口的糜子黃酒不僅是很多陜北人兒時最難忘的記憶,更是這個時代發展的見證。
延安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遺項目非常豐富,涵蓋傳統技藝、傳統美食等各個門類。安塞腰鼓、延川剪紙、洛川火碗、富縣軟饃,以及陜北民歌、陜北說書……在這場盛宴中,市民群眾在各縣區的美食、項目、表演中,近距離感受到了非遺魅力。
近年來,延安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以傳承發展非遺項目、提升非遺產品競爭力和拓展銷售渠道,以及做好宣傳推廣為重點開展工作,為鄉村的全面振興,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全面實現而不懈努力奮斗?。▽W習強國)